·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政府定點采購單位
·環(huán)衛(wèi)車、環(huán)衛(wèi)設備及專用汽車生產基地
銷售經理:王翔 13908662884
王經理 18995953584
姚經理 18771340219
鮑經理 13409665848
傳真號碼:0722-3818001
企業(yè)郵箱:zhtzcw@qq.com
前央視主持人柴靜發(fā)布的《穹頂之下》霧霾調查報告闖進了人們的視野。
看過這則調查報告,筆者的第一感想是欽佩,因為它回答了很多筆者以及周圍汽車行業(yè)從業(yè)者一直以來心中的疑惑(暫且不論答案是否正確)。她敢直面政府,直面問題企業(yè),直面科研單位,去尋找這些答案。這樣的勇敢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掀起了輿論對霧霾關注的又一個熱潮。
但在熱潮冷卻之后,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這樣的熱度持續(xù)下去?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和思考?在這則調查報告的方向下,筆者個人認為有這樣幾個方向存在著再思考的價值。
廠商作假不該車主買單 商用車召回正當時
?。ㄉ鲜龅臉祟}觀點援引自新浪汽車特約評論員孫曉紅的文章《柴靜不知道的黃標商用車黑幕》。)看過調查報告視頻的人心里都知道,重卡尾氣超標不是車主的錯,畢竟車上合格的產品檢驗標識、環(huán)保標識,車主只是掏了血汗錢買了國家政策當時認定合格的車。誰知正是這樣的車輛卻恰恰環(huán)保不達標,被罰款、甚至被強制報廢。這些車輛不同于轎車,是生產工具,許多車主就是靠這個養(yǎng)家糊口的,突然的罰款和報廢,憑什么讓車主來承受這個錯誤?
誰犯了錯誤誰應當承擔,廠家應該為這些汽車買單。雖然柴靜提到了沒有一個部門愿意管理汽車排出的空氣,但是中國確實是有法律可以讓不合格的汽車召回的。在業(yè)內,大家多數都聽說過轎車的召回,但這樣的法律對于卡車等商用車同樣適用。既然卡車成為了污染的主題,那為什么卡車不能也承擔起修正錯誤進行召回的責任呢?問題商用車召回正當時!
不能讓良知企業(yè)淪為被驅逐“良幣”
監(jiān)管不嚴,以及對國Ⅳ路線搖擺不定影響的不僅僅是減排效果,多次推遲實施國Ⅳ標準以及容忍企業(yè)在技術升級時候的造假行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傳導開來,使得整個行業(yè)陷入“劣幣驅逐良幣”的尷尬?!霸旒僬叩貌坏綉土P反而獲利,這讓正當經營者情何以堪?很容易就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币晃粯I(yè)內人士像媒體訴苦。
一些企業(yè)在看到中國重型商用汽車在SCR技術上的落后時心有不甘,也同樣發(fā)現了中國市場存在的機會。2010年開始自主研發(fā)SCR系統(tǒng),按照當時計劃,產品在2012年推出正趕上國Ⅳ標準實行,企業(yè)能順利實現研發(fā)和市場接軌。2012年產品如期推出,但令這些企業(yè)沒有想到的是,到2012年政府再度推遲了國Ⅳ全面實行的日子,延遲到2015年。同樣的一幕,其實在國Ⅱ向國Ⅲ標準過渡之間也曾發(fā)生過。
這不僅使得商用車企業(yè)本身,包括下游的零部件商在新技術的研發(fā)上都無法安心投入,也使得如今在下一個排放標準來臨的時候企業(yè)依然沒有技術來應對?!把邪l(fā)意味著大量投入,但沒有好的環(huán)境,企業(yè)也不想投入巨資搞研發(fā)。”業(yè)內人士指出。這也是我國商用車在技術上無法突破的原因之一。而這樣的無心投入,導致部分企業(yè)有心造假,而相關部門的全面“包容”讓部分按照政策和法規(guī)經營的良心企業(yè)淪為了被驅逐的“良幣”。企業(yè)都是追逐利益的,不公平的競爭導致了邁向了違法的公平化,最終國Ⅳ大范圍造假的局面也就不難理解了。所以堅持既定政策,維護良心企業(yè)的利益成為了未來相關部門必須正視的問題。
配套未動標準先行不能再繼續(xù)
如果說政策的不確定與監(jiān)管不嚴格是國Ⅳ造假的一大原因,那么配套設施不齊全便是另外一半。
尿素是柴油車實現國Ⅳ標準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路線的重要原料。是指利用尿素溶液對尾氣中的氮氧化物進行處理進而達到排放標準。
中汽協日前對18個省、2個直轄市的672個加油站進行了調查,截至去年4月,672個加油站中沒有一家有專用加注設備,僅有2%的加油站供應小包裝和桶裝產品。另外,中汽協對18個省的73個地級市的145家大型汽配市場貨汽車企業(yè)服務站中,桶裝尿素的供應率也只有58%;同時,國Ⅳ標準柴油的供應覆蓋率也僅有10%。
此外,尿素價格也高于此前預期。據清華大學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宋健透露,尿素售價目前國內比歐洲高出一半有余。而在這樣價格高起,又難以買到的情況下,消費者只能買到國Ⅳ標準的車輛。無尿素可加,不如直接拆掉尿素罐。所以國標車不達標也就不足為奇。而如果要治理霧霾,標準要有,但是標準出臺前的配套規(guī)劃是否應該先一步進行?消費者是否可以不作為困局下最終的解決提供方?
熱潮過后莫讓百姓成最終的《穹頂》受害者
記得這則報告當中,一位官員的話語引人深思:“我可是為你柴靜炸的塔??!”相信《穹頂》的引人關注勢必引發(fā)一系列連鎖反應,諸多相關部門都會應聲而動。
但如上文所提及,部分地方為了短平快的解決排放問題,直接吊銷了污染車輛的牌照。讓本已是受害者的車主、消費者再次受害。而犯下錯誤的企業(yè)卻仍舊逍遙快活。
正是這種“藥到病除”的快餐思維,懶政思維,導致了問題的進一步激化。而《穹頂》的走紅勢必也將刺激輿論對于霧霾的關注,帶來新一輪的改變。但如果懶政思維依然不變,是否其帶來的新一輪簡單粗暴的干預雖然短期內減少了部分霧霾,卻進一步計劃了長期的矛盾而違背了《穹頂》的初衷呢?
所以潛下心來看到問題的本質,按照客觀的規(guī)律與現實的法律來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與困難才是正道。新浪汽車也將對此進行持續(xù)關注。
柴靜《穹頂之下》視頻記錄片播出之后,呼吸與命運生死攸關,霧霾現象再一次吸引了全國人民的注意力。柴靜安靜而知性的光芒力圖穿越重重霧霾追溯原因和真相,而在她的光芒不曾企及的角落,以及無暇顧及的底層人群,仍有更多的“黑霾”重重。作為汽車媒體,新浪汽車對于機動車與霧霾的調查從未停止過。柴靜在紀錄片中告訴你但是不夠詳細的,柴靜未曾在記錄片中提到的,新浪汽車也力圖通過專業(yè)領域更多的角度切入,更全面、深入的理清霧霾與汽車之間的關系。想必大家對視頻報道中提到的“一輛超標卡車排放量與轎車排放是500:1”的數字印象深刻,也對開著全套手續(xù)的假國四車被攔,車主無辜和警察無奈的鏡頭印象深刻?,F在新浪汽車就來為您撥開黑霾,解讀一下黃標車商用車明規(guī)則潛規(guī)則和錢規(guī)則那些事兒。以下為新浪汽車特約評論員孫曉紅的深度報道。
柴靜的《穹頂之下》不但說出了她和霧霾的個人恩怨,也讓大家重新認知和梳理了跟霧霾的恩怨,而尤其令汽車圈氣憤的是,她說霧霾的主要成因是因為煤和石油,這其中汽車尾氣是霧霾主要貢獻者的結論,誰也沒法否認,最多只能說,汽車尾氣對霧霾的貢獻到底是多大,沒有這個數據就不要抓汽車抵罪。
其實,這個數據不但柴女神沒有,誰也沒有。若是硬拿這個來說柴女神結論不對,是沒有多少說服力的。只是,我們都是汽車圈,靠汽車吃飯的,大約沒有人愿意讓汽車低頭認罪。
血汗錢購買的車成為廢鐵:河北黃標卡車遭集體注銷
大約有兩個月了吧,有河北網友在公眾號上找到我,讓我進他們群,關注一下關于黃標車的事。他們多數都是物流從業(yè)人員,多數是卡車主,少數是轎車,春節(jié)前有幾個唐山車主把車到了外省,卻回不來了,不是車壞了,也不是沒錢加油了,是車管所和交管局把他們的車牌注銷了。至于在本地的或者車停在家里,第二天驚聞被注銷的,更多了,那個群100多人,個個都是被注銷車牌的車主。問他們?yōu)槭裁?,說是自己年檢是合格的,但是似乎河北省環(huán)保局有個什么規(guī)定,09年以后生產的的輕卡08以后生產的大型車,全部注銷。
我跟他們說,我更沒有辦法,你們可以跟交管局和車管所打官司,因為年檢合格的車,誰也沒有權力給你報廢了;強制報廢補錢太少的,同樣去打官司。結果就有人找到律師,打贏了官司,車牌給恢復了,但是不能上路;雖然如此,還有更多的人去遞狀子,我也鼓勵他們都通過法律來解決問題。不要一沖動干出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你想得不錯,本來我這種古道熱腸的性格,是早就該寫文章替他們喊冤的,只所以沒寫,就因為,河北是污染重災區(qū),北京也是,我是學汽車的,知道這汽車尾氣對空氣污染貢獻不小,寫與不寫都是兩難。另外理性的原因是,我沒有實地考察,不能只聽了車主說的,就寫批評文章。
只是這事一直擱在心里,很不舒服。
廠商作假,不該車主承擔后果
大家其實心里都知道,這不是車主的錯,他們只是掏了血汗錢買了你國家政策當時認定合格的車,誰知道正是處于汽車壯年時刻,這車就得報廢了,而給的補貼相對汽車的價格來說,相當微薄,據說只有一萬多到8千不等。這些車輛不同于轎車,是生產工具,許多車主就是靠這個養(yǎng)家糊口的,你突然就給報廢了,這一家人可就斷了生活來源。憑什么讓他們來承受這個錯誤?
最終原因,我們大家都知道,是廠家該為這些汽車買單的。
但是廠家現在都快活著呢,盡管有環(huán)保法,有相當多的法律,但是,似乎誰也沒有來管他們,他們賣車了賺錢了,就好了。
為什么會這樣?其實柴靜的調查沒錯,環(huán)保部也罷,工信部也罷,發(fā)改委也罷,甚至主管質量的質檢總局,似乎都是行業(yè)和廠家主管部門,但是,真正事到臨頭,沒有一家是正主,都表示管不著。
他們真的管不著嗎?他們是管不著空氣,但是,他們是可以管到汽車的排放的,是可以讓不合格的汽車召回的。
在業(yè)內,大家多數都只關注轎車,對于卡車等商用車,是幾乎不關注的。實際上,如果說汽車對于空氣的污染,的確是商用車貢獻比較大,誰不知道,卡車生產廠商做假占大多數,不做假的反倒沒法生存,為什么,成本擺在那里,做假的便宜賣得好,不做假的貴,賣不動,只能破產。在沒有嚴格而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下面,只能是這樣的局面。
這些車是應當召回的!
有一個車主的車是解放CA5240xxypk217T4 ,08年6月登記注冊的,強制報廢期止2023-06-17,還有鈴騎高欄的,還有東風的,不一而足?,F在天天在群里哭喊,一邊打著官司,但就算判贏,也未必都能上路,其中原因當然是環(huán)保的原因。
但是車不是他們造的,標準也不是他們定的,他們用血汗錢買車時是歡天喜地滿懷希望的,憑什么就要強制報廢他們的車?!或者多給補貼,或者啟動召回加裝凈化裝置,才是比較合情合理的舉措。
其實,柴女神畢竟不是汽車媒體人,她并不知道,按照召回法規(guī),這些被強制注銷的車是構成了召回的必要條件的。如果事事都要從體制上找原因,等著兩會或者人大出面解決,這中國的問題就太多了,也沒法解決了。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guī)定》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 為加強對缺陷汽車產品召回事項的管理,消除缺陷汽車產品對使用者及公眾人身、財產安全造成的危險,維護公共安全、公眾利益和社會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制定本規(guī)定。
雖然說之前的召回都是對于安全有直接危害,但是如果根據這一條,顯然這些車對使用者和公眾人身、財產安全造成了危害和危險,理應在召回之列!尾氣排放不合格,那不是車主的問題,雖然說買車時你廠商做了假,說你的車排放合格,那么,在汽車正常的使用年限之內,這排放突然不合格了,也是你廠商的質量問題,理應召回。
所以,結論就是:其實法律還是有的,只是,看你要不要用法律做武器。
沒有人逃得過污染的空氣
空氣這事,只要在北京在中國,不管你是權貴還是升斗小民,誰也沒法逃過去。所以,其實人人在心里都關心空氣質量,都希望有個藍天白云,就算是車主自己,也不想要這樣臟污的空氣,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同樣不能逃脫了污染對身體的損害。只是解決問題要找到根本原因,而不是只把車主一頓收拾,就算你把他們的車全注銷了,以后再買的車還是如此,有什么用?傻子也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正像柴靜片子里講的那樣,并不是中國人素質就差,被交警抓獲的美國佬也一樣,不裝合格的凈化裝置,是因為要多花一千多美元,而他們的月改入也不過三千多美元。但是90%的車主都裝了,因為法律在那里擺著,不裝的話,抓住了,重罰重判。
那么,廠商這里,更是如此,管理廠商,實際上難度更低于普通車主,而且,廠商才是不環(huán)保車的源頭,治理廠商,讓廠商負責召回,就是釜底抽薪之計。
中國人的素質并不是很低,趨利之性人性如此,就看你法律如何規(guī)范和約束,就看人們是否懂得抓住法律這個武器。
(作者為新浪汽車特約評論員、獨立車評人)
編后語:煙囪該為誰炸?
柴靜關于霧霾的獨立調查激起了意料之中的高關注度,一次全民的觀點爭議與公知狂歡,似乎接下來順理成章的是官員們紛紛下大力度狠抓實干解決環(huán)境問題。對于筆者來說,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視頻中一位官員對柴靜曾經說過的話:“這個煙囪我是為你們炸的?!倍非蠖唐谡?、置百姓利益不顧、柿子撿軟的捏,似乎成為中國式政務處理的特色。在做這個報道的同時,筆者深深地擔憂,黃標車“年檢合格卻遭車牌注銷”,車主血汗錢買來的車卻一夜之間成為無法上路的廢鐵這樣的事情會不會繼續(xù)上演,甚至蔓延到更多行業(yè)。誠然,這樣環(huán)保治理解決問題短平快,車主們反正是弱勢群體,比從源頭、制度、企業(yè)、入手容易多了——而且也更容易仿效。
多少官員機構在柴靜霧霾調查后汗顏,隨之尋找特效藥“亡羊補牢”?真正從各個產業(yè)結構入手,花大心思大力氣理清問題解決問題的會有多少?“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而行”,一些鮮亮正確的旗幟往往成為惰政的遮羞布。
希望這種處理手段,到此為止。車主不該為政策監(jiān)管的不利埋單,不應該為車企的造假埋單。只有正視現象背后的真正問題所在,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霧霾治理,是大工程,需要大決心,大毅力,大氣魄——但是,絕不是“這個煙囪是為你炸的”,炸完之后建個更大的。為柴靜喝彩,也為接下來之后的各部門管理整治提個醒。